初中生物课外阅读

鱼的疑惑

来源:视频教程 | 初中作文 | 阅读人次

开学初,在上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中的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时,同学们冒出了许多有趣的关于鱼的疑惑,现总结如下:

1.鱼的侧线在哪?有何作用?


鱼身的侧线就是在身体两侧,由头至尾相连的一条线,在鱼头部会有多分支。侧线具有许多重要的感觉机能,它在鱼类的索饵、洄游、集群、生殖及防御等各种生活过程种均有一定的作用。侧线既是鱼类寻找饵料、发现敌害及同种个体间相互联系的感觉器官;也是它们判别自己是否接近礁石、岸壁等各种障碍物的感觉器官。

2.鱼有耳朵吗?有什么作用?

鱼有耳朵,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确切他说鱼有内耳,没有中耳、外耳,鱼的内耳在头骨里,只有打开头骨才能看到,鱼耳的功能和人类一样,一是收听声音,二是维持身体平衡。英国鱼类学家克利特尔博士发现,每当投放饵料时,同时摇铃,铃声一响,果然不少红鳟鱼便云集而来,等待喂食。鱼类耳朵的构造,要比高等脊推动物简单。它可分为两部分:鱼耳上面一部分叫作椭圆囊,椭圆囊有1个小孔和3个半圆形的管子相通,这3个半圆形的管子叫半规管,是感觉平衡器官,在每根半规管的一端有一个涨大部分,叫作壶腹,鱼耳下面的部分,叫作豆状囊,在它的后面有一个突出的部分,叫作耳壶。鱼类的这个耳壶并没有多大用途,不过在高等脊推动物身上便是听党的主要部分。一般来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每秒16~20 000次振动的音波。而多数鱼耳所能感受到的声音,只能是每秒340~690次振动的音波。可是有些鱼类的听觉就比较灵敏,这是因为它们的嫖和内耳中间,生有一串小骨刺,靠着这些构造,它们便能听见高频率的音波,像白膘鱼和鳊鱼就能听到每秒2750次的振动。所以说,虽然我们看不见鱼的耳朵,但它的作用却不小呢。

3.鱼有鼻子吗?有何功能呢?

一般的鱼两侧大多各有两个鼻孔,也就是共有4个鼻孔,具有嗅觉细胞,但是鱼的鼻孔不能用来呼吸。鱼用腮呼吸,鼻子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外表上看,鱼没有突起的鼻子却有鼻腔,里面分布着嗅觉细胞。鱼的鼻腔不用于呼吸,也不于口腔相通。鼻腔有两个孔,中间被一道薄膜隔开,水从前面的孔流进去,从后面的孔流出来,就能嗅到水中的气味了。

4.鱼为什么能在水中不闭眼?

鱼是脊椎动物,也需要睡觉,以消除神经系统和肢体的疲劳。但是,鱼没有眼睑(眼皮),所以它睡觉时,不能闭上眼睛。我们常常看到鱼在水中静止不动,鱼鳃一闪一闪地活动着,这正是鱼在睡觉,如果你惊醒了它,它又会在水中游动起来。鱼睡觉时,一般都爱静止不动,但鳃盖依然缓慢地扇动,因为鱼跟人一样,睡着了也要呼吸,其余的鳍都展开不动,偶尔划一下,能在水中保持平衡。既然这样,鱼在睡觉时当然也就不闭眼。

5.鱼是怎么睡觉的呢?

睡眠时,陆生脊椎动物都是闭着眼睛的,而鱼类绝大多数则眼睛裸露,因而有人认为鱼是不睡觉的。其实,鱼是需要睡眠的,只是它们在睡觉时是睁眼而眠罢了。

鱼睡眠时,虽水层不同、姿势各异,但都停止游动,呈现异彩纷呈状态。人们在水族馆发现:鲻鱼的头朝不同方向,进入梦乡;河豚鱼静卧水底,纹丝不动:隆头鱼横卧水底,身躯侧面朝上;比目鱼平时静伏水底,睡眠时则漂浮到水面:幼鲻昼间成群结队地在水面涸游,夜晚各自潜入海底睡觉,一旦被惊扰,立即浮到水面,重新组合鱼群。

鱼睡眠也有些“怪癖”。鱼类一般是天黑便睡觉,但有些鱼类则黑白颠倒。如海鳗,白天藏在海底洞穴里睡大觉,夜晚才四处游弋,捕食小鱼小虾,称之“夜游神”。有些鱼类睡眠还“摆谱”,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上,有种奇特的鹦嘴鱼,每当黄昏时,它的皮肤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包裹自身,宛若穿个睡袋。睡袋前后端各有开口,不但可通海水,而且供呼吸,这样它才舒心地睡觉。待到黎明,它醒来脱去睡袋,伸伸胳膊腿,弯弯懒腰,然后去觅食。人类入眠时,呼吸缓慢而均匀,节奏感较强;鱼类睡觉,只是颇有节奏地、缓慢地扇动着鳃盖,偶尔也划动一下胸鳍或尾鳍,保持身体平衡。鱼类睡眠恰似人类的打盹儿,但它很警觉,可称之“半醒半睡”。

大多数鱼类的睡眠时间比较短暂,但也有少数一觉睡了几个月的。有些鱼类每逢冬季就冬眠,例如丁鱼,睡觉时把头埋在泥中,从泥里把它掘出放在岸上,若不用棒子敲一下,它是不会醒来的;非洲有一种肺鱼,当地人习惯地称之“泥鱼”,每逢河流干涸期,它就钻入泥中,皮肤分泌出粘液,和泥混在一起,形成一个坚硬的泥壳。泥壳内有小孔与外界相通,供肺鱼呼吸空气,肺鱼在壳里睡眠,一直到下次降雨时才复苏。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