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

来源:初中学习方法 | 高考满分作文 | 阅读人次

一. 教学内容:

§6 牛顿运动定律

二. 重点、难点:

知识重点:

1、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

3、学会解力学题的一般书写格式。

知识难点:

1、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

2、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情景的建立

(一)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至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任何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还阐明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而物体的惯性企图保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惯性是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的性质

B. 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的惯性大

C. 一个同学推不动原来静止的讲台,于是他说这是讲台惯性太大的缘故

D. 物体在粗糙地面上滑行,摩擦力可以减小它的惯性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只在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才有所改变

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越难停下,说明物体的惯性越大

C. 物体只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

D. 无论物体静止还是运动都有惯性,人们可以利用惯性但不能克服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在国际单位制中

F为合外力,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等于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a的关系为瞬时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则进一步说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并给出力、质量(惯性的量度)和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2)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两者间存在矢量对应关系;

3)若力是变化的,则产生的加速度也是变化的,两者间存在瞬时对应关系;

4)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研究宏观物体、低速运动问题,同时所用参照系是惯性参照系,即只适用于对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5)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核心规律,是本章重点和中心内容,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例3、一个质量是2 ,求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

解析:确立此物体为研究对象,然后对该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再把图转化为图所示。

解: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没有摩擦力,所以物体总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10N

得: = =5m1和μ,若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B物体,则A、B间的相互作用力又为多大?

解析:由于两物体是相互接触的,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把两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去求加速度a是很简便的,题目中要求A、B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必须采用隔离法,对A或B进行受力分析,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求出两物体间的作用力。

以A、B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1 m2)g=)a

所以 再以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F2阻=m2a

则A、B间相互作用力

当F作用B时,应用同样的方法可求A、B间相互作用力F2为

本题属于连接体问题。此类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是: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加速度,然后运用隔离法,选取其中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求相互作用力(内力)。

(三)牛顿第三定律

1、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

F21

2、应用说明:

1)牛顿第三定律的成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

a. 相对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可以把这一对力中任意一个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 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c. 同性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 等大,反向,共线性:这是牛顿第三定律所揭示的。还要注意的是:无论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是相等,还是相差十分悬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的。

e. 不平衡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共线,但是因为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存在力的平衡问题,也就是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具有等大,反向,共线性,但是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能平衡,且没有同时性和同性性。

例5、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

正确解答:甲、乙两人相互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甲、乙两人身上。

小结: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例6、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A受到一向右的力F=4N的作用,A、B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试分析A、B两物体的受力,并指出哪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模拟试题】

1、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后来物体所受的各力中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增大 ,其它力保持不变,直至物体恢复到开始的受力情况,则物体在这一过程中  ( )

A. 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
B. 物体的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另一数值
C. 物体的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 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ぜ/p>

C. 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

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

3、下列现象中,体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思想的是 ( )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 ②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逐渐停下来?ゼ/p>

③楚霸王不能自举其身?? ④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ゼ/p>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只有②?ゼ/p>

4、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

①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②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③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④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5、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阻力跟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水平直公路上行驶,原来是匀速的,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是 ( )

A. 继续做匀速运动?? B. 变为做变加速运动?オゼ/p>

C. 变为做匀加速运动 D. 变为做匀减速运动

6、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物体,弹簧伸长了8 cm,再将物体拉下4 cm,然后放手,则在放手瞬间,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 )

A. g/4 B. g/2?? C. 3g/2 D. g?ぜ/p>

7、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平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其中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恢复到原值,则该物体的运动 ( )

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②速度一直增大,直到某个定值?ぜ/p>

③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 ④加速度一直增大到某个定值?ぜ/p>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ぜ/p>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ぜ/p>

8、人走路时,人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数共有 ( )

A. 一对 B. 二对 C. 三对 D. 四对

9、如图所示,质量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和绳子(不计其摩擦和绳子质量)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10kg的货物。

  (1)货物以a1=2m/s2匀加速上升,人对地面压力多大?

  (2)货物匀加速上升时,其最大加速度为多大(g取10m/s2,下同)?

10、火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运动,车厢内顶板上用细绳悬吊一个小球,若乘客观察到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时,由此判断出火车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11、质量为0.5 kg的小球,以3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2.5 s到达最高点,求:

(1)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的平均阻力。

(2)小球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3)若空气阻力不变,小球下落时的加速度为多大?(g=10 m/s2

12、物体以16.8 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7°的斜坡,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求:?ぜ/p>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ぜ/p>

(2)物体再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ぜ/p>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g=10 m/s2

【试题答案】

1、C 2、D 3、C 4、A 5、B

6、B 7、C 8、B 9、480N,50m/s2

10、 g

11、(1)1 N (2)g (3)8 m/s2

12、(1)16.8 m??(2)12.2 m/s??(3)4.08 s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