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训练题(附答案)

来源:学习方法 | 初二生物 | 阅读人次

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地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硅铝层,下层是硅镁层
B.硅铝层是不连续的,硅镁层是连续的
C.地壳就是整个的岩石圈
D.硅铝层在山区高原较厚,在平原盆地较薄
2.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 )
A.地壳上部的硅铝层 B.地壳下部的硅镁层
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D.岩石圈中部
3.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4.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
5.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 时,可能分别探测到( )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 、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 、石油 、水
6.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 )
A.石灰岩、玄武岩
B.页岩、石灰岩
C.板岩、大理岩
D.花岗岩、页岩
7.地球内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8.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 )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冷却凝固
9.敦煌壁画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水的溶侵
10.“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
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地质构造

二、综合题
11.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
(1)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 丁__________。
(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
B__________,D__________。
12. 读某地储油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_______,该地质构造在外力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形成______ (山峰、山谷)地形。
(2)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产生的分异规律是:①层是 ______,② ______,③______。
(3)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
A.沉积作用为主 B.火山爆发
C.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风化作用为主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A 5.D 6.C 7.D 8.A 9.B 10.A
二、综合题
11.(1)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2)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活动
(3)已生成的岩石再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12.(1)背斜,山谷
(2)天然气,石油,地下水
(3)水的密度比油轻,向地下注水既可以富集石油,又可以提升石油在地下的位置
(4)A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