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来源:学习计划 | 高一化学 | 阅读人次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式学习,鼓励奖信息技术渗透与物理教学之中。
本节课的教学从设计上力图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探究式为主,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究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增强探究过程的实效。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诱导,深化实际问题,形成物理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想,涉设计探究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秤想规律。在利用凸透镜秤像的课件模拟实验,获取凸透镜成像的动态信息,归纳结论。整个教学以“设计—探究—发现”为基本过程,策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课题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材
北京市21世纪教材第八章第六节
教学目标
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条件。
2. 知道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像的大小随物距变化的定性关系。
3.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4.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5.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和原理。
实验器材
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计算机、凸透镜成像原理的课件
重点
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难点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电影机、放大镜等成像元件都是凸透镜。但是,通过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的,通过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放大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呢?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投影仪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光学仪器,大家仔细想一想,要想让屏幕上的图像大一些,应怎样调整?
大家可以讨论讨论,也可以到前面来适适。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


大家讨论得很热闹,谁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同学认真回忆着投影仪的使用情况。并逐渐形成几个同学间的讨论。
有同学到前面来用投影仪做实验。


同学纷纷将自己的想法与其它同学交流。
可能的猜想:
与物体到透镜距离有关;与屏幕到透镜距离有关;与物体和像是否在透镜的两侧有关……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大家说的都很好,但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验证。
我们为每组提供了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器材——光距座及其附件,并在每组的计算机中安装了研究凸透镜成像所用的课件。大家可以任选其一或共同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条件。
提示:
1. 我们事先为同学们准备了探究方案,同学们可以参照,也可以自己制定实验方案。
2. 小组同学间注意分工合作。
3. 物距(u)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表是像到透镜的距离。
有的小组参照学案制定实验计划,有的小组讨论分工并准备实验器材。







教师巡回指导 进行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并记录











各组的实验基本完成了,那个组愿意将实验数据来与同学共享;并阐述你们的到的初步结论。 以组为单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并阐述通过实验所得到的初步结论。












将每次实验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这样的结论: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但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透镜的焦距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与教师一起总结结论。

并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体会、理解结论内容。











进一步研究表明: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另外,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如下规律: 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在不断减小,像和像距都在逐渐变大; 当物体从较近处远离透镜时,物距在不断增大,像和像距都在逐渐减小。
与教师一起总结结论。

并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体会、理解结论内容。











提出讨论问题: 1.在成虚像和实像的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像一侧偏斜,观察火焰的偏斜情况。 2.如果我们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利用实验继续探究







1. 记忆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 轻松联系:目标教学中的联系题。
3. 预习下一节内容。

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对探究方案的制定,实验数据的处理,还是最终知识的形成,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学习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发现权、思考权、发言权,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一知识,教师不是用传授定论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在获得某一知识结论的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在获取“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
本节课中基本实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效整合。为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出了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