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资讯

初中生读“鲁迅”,过时了吗?

来源:物理学习方法 | 小学一年级作文 | 阅读人次

新学期开学,全国“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9篇课文被更换,其中包括初一上学期课文、鲁迅作品《风筝》。此事经过一些网站报道,成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全部删除鲁迅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昨日作出回应,称对于某新闻网首页的失实报道表示遗憾,“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不过,鲁迅作品是否适合尚在语文基础阶段的初中孩子来读,在网上仍旧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这是多数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感觉。在中学校园,甚至有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一些语文老师和作家认为,鲁迅文章过于深刻,对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不合适。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现在的孩子相去甚远,初中生理解起来有较大困难,可以待高中或成年后慢慢品读。

  据了解,与“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上海版教材依然保留或新增鲁迅作品。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外,前两年,初三年级语文教材“大变脸”,新增“走近鲁迅”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等鲁迅名篇,并配以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的名诗《有的人》。

  曾参与过教材审定的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说,学生们“怕鲁迅”,是因为他们觉得鲁迅作品“难读”。但“难读”只是有一定阅读障碍,并不意味“难懂”,因为“懂”的层面和深度往往因人而异。他认为,鲁迅的散文和小说,语言十分精当,严密、诙谐、辛辣,青少年应该接触。

  “鲁迅作品被学生遗弃,这怨不得鲁迅。”上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认为,孩子不爱学鲁迅文章,折射了语文教育的尴尬。老师一提鲁迅,就介绍战斗精神,让学生联想出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老头,开口便是概念化、公式化的标准答案。另外,初中课文里,一些比较浅白的文章,老师要花上两三节课精讲细讲,遇到鲁迅,不少语文老师却哑口无言了。“鲁迅不是打着瞌睡就能读懂的作家,周树人不是那种翻翻参考书就能对付的角色。”余党绪认为,面对博大精深的鲁迅作品,一些语文老师的学养还不够,也会影响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铁仙教授,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他呼吁:“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教育界人士认为,鲁迅作品的思想高度在于“立人”,他所“立”的,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张扬个性和文化尊严,这是他作品中人文价值的核心,这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应当挖掘的本质所在。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