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复习检测题(含参考答案)

来源:学习技巧 | 初中化学 | 阅读人次

高一地理:新人教单元章末练习-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2题。

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在图中⑤河段,较符合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的图形是 (  )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3题。
3.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
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4.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5.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
A.①泥沙沉积 B.②岩层断裂
C.③侵蚀作用 D.④水平挤压
下图为某地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

6.按岩层和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为 (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仅受外力作用
B.①岩层相对③岩层上升
C.石油一般储存于①类的地质构造中
D.③岩块为地垒
8.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9.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10.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 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的结果
B.变质作用的结果
C.侵蚀作用的结果
D.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11.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A. 侵蚀一搬运作用 B. 搬运一堆积作用
C. 风化一侵蚀作用 D. 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5~6题。
 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以下2题。

12.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13. “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二、填空题
14.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___深,___________大,多___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___;C处河段特征:___________,泥沙___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___(交通)。
(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N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DW〗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DW〗D.河口三角洲
(3)下表为我国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对比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村落密度(个/平方千米) 村落平均人口(人/个)
甲 0.80 300~400
乙 0.53 <100
丙 0.20 100~200
①写出地形区的名称: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
②甲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平坦
B.河流宽广
C.农业发达
D.矿产丰富
③乙地区聚落形态以___________为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5.模拟实验法是探究地理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习过程,请你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相关实验项目。
实验过程
(1)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
(2)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地质变化过程。
(3)实验材料:4 cm×30 cm的竹片2片(也可以用木片、三合板替代)。
(4)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相似。
(5)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地质构造示意图。

(6)研究结论
①褶皱、断层和地震都属于      作用。
②背斜容易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地球是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A 
5.D
6.D
7.C
8.C
9.C
10.C
11.B
12.解析: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曝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
答案:A
13.解析:“水滴石穿”描述的是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B
二、填空题
14.解析:考查河流不同河段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分布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1)题,A河段属河流上游,下切明显,多峡谷,C地处于河流下游,落差小,河流水流平稳,利于航行。第(2)题,由于岩层硬度不同,较软岩层位于上层,易形成瀑布。第(3)题,图中甲处是在地堑基础上形成的河流冲积地貌,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对聚落有很强的吸引力,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而乙处为秦岭山地,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因而聚落分布比较分散,聚落的密度较小;丙处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聚落分布较稀疏,聚落密度较小。
答案:(1)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流速慢 沉积 航行
(2)C (3)①渭河平原 秦岭 黄土高原 ②A ③散居 地形以山地为主,聚落只能沿山间谷地零散地分布
15.(5)

(6)内力 顶部因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山谷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的断层处)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