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演练习题(含答案)

来源:化学学习方法 | 中考满分作文 | 阅读人次

第1章 第1节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解析: 题目中的图示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及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简图,其分界线大体为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并隐含了区域划分及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内容。
答案: 1.B 2.C
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中国和蒙古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河北省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解析: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例如国界、省界;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例如气候区、植被分布区等。
答案: C
4.下列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能够组织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B.基础产业是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
C.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主导产业
D.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解析: D选项中,应是辅助产业与主导产业有着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为主导产业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答案: D
下图中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时期形成的。据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A.① B.③
C.② D.④
6.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 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解析: 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人力、畜力是主要的动力,城市居民几乎都集中在城区内,城市呈紧凑的空间形态,各方向距城中心的距离基本是相等的。在近代,交通运输技术的飞跃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使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居民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居住地,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
答案: 5.A 6.C
读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7~8题。

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
7.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解析: 从图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的边界,可以判断b为青海湖。近年来青海湖流域农业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而使青海湖的水位下降。
答案: C
8.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的破坏还依然存在。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
解析: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降水少,植被种类少,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自我修复能力极差,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答案: D
四川省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大致以龙门山—峨眉山—大凉山为界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川西高原山地,东部是四川盆地。读四川省级和地市级行政中心分布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四川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流湍急,河流航运价值极高
B.地表径流速度快,故西侧水资源短缺
C.两种地形类型的过渡带是理想的交通线选址处
D.地势高低起伏,农业生产应走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
10.影响四川省各级行政中心分布密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组成状况 B.人口集中程度
C.重工业基础 D.交通线类型和空间分布
解析: 第9题,四川省西高东低,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不利于内河航运的发展。西部山地降水较多,人口较少,水资源较丰富。两种地形类型的过渡带地形复杂,多地质灾害,不利于各类交通线的建设。地形起伏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区域的差异性要求农业发展应因地制宜。第10题,行政区划兼顾地形单元的完整性和人口、经济等因素。各级行政中心大多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各种自然、人文因素通过影响人口的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9.D 10.B
下面的图a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b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1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该省要振兴工业经济必须(  )
①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积极采用高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工业和汽车制造工业,建成全国最大综合性石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制造工业基地 ③强化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在全国的地位 ④积极发展甘蔗、马铃薯系列食品、乳畜产品等现代食品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1题,甲河下游地区地处我国西北的河西走廊,气候干燥,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少量山地降水发展绿洲农业,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第12题,甘肃省缺乏大力发展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的条件;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答案: 11.C 12.C
二、综合题
13.图中A、B、C表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信息显示该区域的城市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图看出,城市初期主要呈现________分布的特点;从B图看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从C图看出,该地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对商业网点有何影响?
(4)试分析该地区在C阶段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答案: (1)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沿河 公路与铁路(或交通干线) 沿海
(3)多样化 网络化 商业网点密度变大,规模变大,多沿交通干线分布。
(4)①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海水入侵;②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③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A所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A所在区域城镇分布历史变迁图(注:BC代表公元前,AD代表公元)。

(1)材料一中,A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可以反映出A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所示信息,城镇空间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4)A所在区域,湖区面积自AD1111年到现在有何明显变化?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A所在区域腹心地区城市早期发展中的主要影响。
解析: 图示是洞庭湖平原地区。A地区城市化分两个阶段:一是AD1111年以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慢;二是AD1111年以后,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增多,以规模不大的中小城镇为主,城镇多沿河分布。 自AD1111年以后,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答案: (1)洞庭湖平原
(2)AD1111年以前城市化缓慢,以后速度加快,城镇数量增多,以规模不大的中小城镇为主;城镇多沿河分布。
(3)人口不断增加;平原地形有利于建城;沿河设城便于取水和航运交通;湖泊淤积,可利用土地面积扩大。
(4)变化:湖区面积大大缩小。原因:湖区周围围湖造田,侵占湿地;河流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大,加速了湖泊淤积;人口压力太大。主要影响:有利方面是增加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形成了鱼米之乡;不利方面是水旱灾害频发,损失巨大。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