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表示

来源:学习云 | 体育特长生 | 阅读人次

课 题 §4-2化学反应的表示(1)
内 容标 准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实验探究可以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验条件下,体验如何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使学生确信质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遍的意义。能用微粒的观点讨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用微粒的观点讨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并运用质 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过 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定量实验是化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法:引导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为16个小组,每组准备三套实验器材和实验所需药品。包括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准备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的图片及资料,将图片纳入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3、准备以“小试牛刀”“激情闯关”“挑战自我”等栏目的练习检测题,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 §4-2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1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 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课后反思 与过去不同的是,在这节课中,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根据自 己对实验的理解进行操作、探究,学生从失败的实验中懂得,正确的实验操作才是确保实验结论准确无误的前提。而通过讨论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见,学生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为探究式的学习注入了教学的活力,而实验探究为学生的实践性活动开辟了广阔空间。
探究的问题不一定全由学生提出,如学生讨论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后,教师提出:“请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适当的追问使问题讨论更加深入,既是启动点,又把握了探究的深度和方向,使学生从中发展了处理高水平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转变成其他的物质,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也发生变化呢?
【板书】 §4.2 化学反应的表示
一、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发生变化吗?
【问题组1】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是否与镁条的质量相同?
2、通电时,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有没有变化?
【活动天地】 投影P90微观示意图
〈二〉、猜想与假设
【问题组2】 1、现在要表示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你认为下列哪个图示更好?
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请推测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观点1:增大
【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 ,并做出选择 观点2:减小
观点3:不变
【过渡】 现在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哪些问题必须思考呢?
【问题组3】 1、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3、……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媒体】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气体)
(3)白磷的燃烧
1、制定计划
【说明】 下列的反应可供你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反应。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HCl CaCO3 CaCl2 H2O CO2↑
【学生讨论】 3分钟
【问题组4】 1、你选择的是哪个化学反应?
2、怎样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学生回答】
情景1: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出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相加。将两者混合,反应后称得的质量与反应前比较。
【问题组5】 1、用什么仪器盛溶液?
2、反应前不能放在一起称吗?
3、怎样能较迅速的得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学生回答】 用小烧杯盛硫酸铜溶液,小试管盛氢氧化钠溶液,将小试管放入小烧杯中,不动砝码,看反应后天平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提问】 还有选择其他实验的吗?
【学生回答】 情景2:白磷燃烧
情景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2、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依据实验方案,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问题6】 请将反应容器举起来给同学们看一看,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组1:白磷燃烧
组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组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4、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 (变化的/不变的)
【提问】 为什么要在锥形瓶的瓶口塞上塞子?
【讲解】 锥形瓶内盛有稀盐酸,在锥形瓶口套一个小气球。气球内盛有碳酸钙粉末。事先称好了容器的质量,现在天平是平衡的。将气球倾斜,使碳酸钙粉末流出,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气球膨胀起来,天平指针有没有偏转?
【提问】 同样的反应,为什么有的同学的实验结果总是质量不变,有的是减少,你能说出原因吗?
【学生回答】 由于瓶口没有套气球,气体跑了,没有称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
【讲解】 现在,我们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四〉、发现规律
【学生总结】 另外2个化学反应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盐酸和碳酸钙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水、二 氧化碳的总质量。
【引导】 以上,我们通过实验探讨了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质量 的变化 情况,哪位同学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回答】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
【媒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问】 现在请同学们依据你掌握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媒体】 小试牛刀
1、说法一、10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后所得液体的质量小于10g,所以在该实验中生成物质量减少。
说法二、镁条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镁条的质量,所以在该实验中生成物质量增加。
以上两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强调]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
2、已知3g碳可以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
请你考虑:将3g 碳放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强调]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
【媒体】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图片)
【讲解】 早在三百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了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
【问题组7】 1、波义耳在实验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罗蒙诺索夫的探索精神和对实验现象的缜密思考给我们什么启迪?
【说明: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与艰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 解释与讨论
【问题8】 为什么在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呢?请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解释。
【媒体】 P90微观示意图
【学生讨论、归纳】 结合活动天地,以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为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因此,反应前后原子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媒体】 激情闯关
1、在化学反应A+B=C中,5gA和足量B完全反应生成8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g。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实验探索了质量守恒定律,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