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3.10.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可持续发


内容预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解析:①时期劳动力主要从事狩猎采集,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④时期从事种植畜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增大,表示农业文明时期;②时期从事工业活动的就业比重较大,表示工业文明时期;③时期知识劳动所占比重大,表示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A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②阶段表示工业文明时期,该阶段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尖锐,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答案:D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解析: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选项B符合。 答案:B 4.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 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 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 答案:A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A.F表示资源开发      B.F表示产业活动 C.H表示资源开发      D.H表示产品消费 6.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使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④资源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5题,图中字母E代表资源开发,F代表产业活动,G代表产品消费,H代表废物排放。第6题,E阶段(资源开发)可能产生的问题是过度开发使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和资源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答案:5.B6.C (2011•东台模拟)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7~8题。 7.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AB曲线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态环境质量越差,是最不可取的。 答案:D 8.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解析: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突出体现了持续性原则。 答案:C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11•苏锡常镇四市联考)读下图,完成9~10题。  
下载地址
课程推荐
下载说明

☉如果这个资料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学习方法资源时,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学习云课堂提供的一些学习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