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情绪和情感

来源:数学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阅读人次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品质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反映过程;意志过程是认识活动的能动方面和自觉的调节方面;而情绪和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的形式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具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的机制,包括着有机体在心理的和生理的许多水平上的整合。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在人的生活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周围世界交互作用,与现实事物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现实事物对人总是具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意义,人对这些事物就抱有一定的,这样或那样的态度。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它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使人轻松和愉快,失去亲人带来痛苦和悲伤;面对敌人的挑衅引起激动或愤怒;遭遇危急可能引起震惊或恐惧;美好的事物使人发生爱慕之情,丑恶的现象令人产生憎恶之感。所有这些喜、怒、悲、愤等等,都是人的具有某种独特色彩的体验,而这些不同的体验,是以人的不同的态度为转移的。因此,情绪和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要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往往与它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有关。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只有那种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且,依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凡不能满足人的渴求的事物,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忿怒、哀怨、憎恨等。情绪和情感的独特性质正是由这些需要、渴求或意向所决定的。

  二、情绪、情感和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它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对于人来说,它在主观上通常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而被人所体验。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需要的起源,可以分为天然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在天然需要中,为了维持有机体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如空气、食物、水、运动或休息等等,天然需要的满足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对象或获致一定的生活状态而达到的。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天然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这样的需要是在人们维持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条件,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风俗习惯,使得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有很大的不同。

  天然需要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需要则仅仅为人所独有。人的天然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也不相同,人的天然需要的对象和满足方式,主要的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动物只能依*自然环境中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自己生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因此,人的天然需要不仅受生物需求的制约,而且也受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需要按其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反映着人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求,也反映着对社会文化物品的需求。因此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天然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广泛地扩展着对物质文化用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对他的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这是属于对观念对象的需要。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是对于劳动和交际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和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在精神需要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精神需要也不断产生。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人民,形成了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要。

  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不仅是个人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需求的反映,人能够认识和反映各式各样的整个社会的需要。例如,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爱护公共睞E物,维护公共秩序,从事社会生产,维护整体利益等。当这种社会需要反映到个人头脑中并为他所理解和接受时,就成为他的信念,转化为他的个人需要。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必须把社会需要转化成为个人的需要,才能与社会协调一致;如果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的地位,个人的行动就可能违反社会要求的准则而同社会发生冲突。

  情绪因需要的满足与否而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它成为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一个指标,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与统一的关系的一个指标。

  三、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西方心理学著作常常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概称为感情。这样,感情的概念就包括了心理学中使用的情感和情绪两个方面。

  情绪和情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标示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的。要想把它们作严格的区分是困难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二者加以说明。

  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由于饮食的需求而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由于危险情景引起的恐惧,和搏斗相联系的忿怒等。因此,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但是,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情绪有所不同。即使人类最简单的情绪,在它产生和起作用的时候,都受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由于这个原因,人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活动中,那些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这些需要相联系的事物,在人的反映中都带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例如难闻的气味能引起厌恶的情调,素雅整洁的房间使人产生恬静舒适的心情。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些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态度的反映,就是人类所特有的情感。例如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求知欲等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高级情感,它们具有社会历史性,有时还可能带有阶级的烙印。

  由于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常常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情感这一概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情感的内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而情绪,则常用于感情的表现形式方面,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此,当谈到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等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来表示;而对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

  可是实际上,无论情感或情绪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因此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人的具有稳定的社会内容的高级情感,也可能以鲜明的、暴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例如保卫边疆的战士,在敌人进攻面前,爱国主义的感情会暴发为强烈的怒火。又如1976年1月11日傍晚,在长安大道上,等待周总理灵车经过的千百万人,冒着寒风,流着热泪,悼念周总理的无限悲恸浸蚀着人们的肺腑,表达着人们由衷的哀忱。这些深邃的体验,既是中国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高尚的深沉的情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表现为激烈的情绪。

  另一方面,那些与人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能由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上甘岭战役中,在极度缺水的条件下,一杯水在战士手中辗转传递,没有人沾一下自己的嘴唇。这个著名的事例之所以感人,就是由于人们高度的道德和觉悟,压倒了那些基本的天然需要,表现了纯正的高尚的情操。以上的几个例子说明,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是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人类体现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的。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