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题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在线课堂 | 初一政治 | 阅读人次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_________________地貌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思路解析:河流地貌按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答案:侵蚀 沉积
2.下列地貌类型中属于沉积地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珠江三角洲 ②成都平原 ③“V”形谷 ④“U”形谷 ⑤华北平原 ⑥长江三峡
思路解析: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华北平原是流水的沉积地貌;“V”形谷是流水的侵蚀地貌,长江三峡也是长江水切断峡谷,所以也属于流水的侵蚀地貌;“U”形谷是冰川侵蚀地貌。
答案:①②⑤
3.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这种侵蚀作用叫做(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上蚀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溯源侵蚀的概念。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的流水侵蚀为溯源侵蚀。
答案:A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平原,在地堑的基础上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渭河平原 B.松嫩平原
C.华北平原 D.太湖平原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识。四个选项都是经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但是在地堑基础上形成的却只有渭河平原。
答案:A
2.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思路解析:黄淮海平原地处黄河下游,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河流共同冲积而成的,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答案:B
3.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思路解析:河流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伸,下蚀使河流加深,侧蚀使河流加宽。
答案:A
4.据图4-3-1判断,岛屿若干年后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

图4-3-1
思路解析:先根据纬度判断该河在北半球,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所以该河B岸(右岸)侵蚀严重,故若干年后,岛屿将与A岸(左岸)相连。
答案:A
5.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位于( )
A.河流上游地区 B.热带丛林地区
C.河流中下游平原 D.沙漠中的绿洲
思路解析:河流中下游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答案:C
6.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沿铁路设城 B.沿公路设城
C.沿河流设城 D.在山地关隘处设城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在我国南方,河流众多,所以水运是南方的主要运输方式,居民的生产、生活大多数与水有关,所以南方的城市大多数沿河流设城。
答案:C
7.河流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A.河口位置 B.河流两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发源地
思路解析:河流发源地地势高,交通不便,建筑困难,没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答案:D
8.读图4-3-2,完成下列问题。

图4-3-2
(1)甲、乙两地地貌均为河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其中乙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貌,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河流的走向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沿河道的地下可能会找到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A处可能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
(3)乙地适合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业、畜业),若需打井灌溉,则在图中A、B、C三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较合理。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堆积地貌及断层的有关知识,同时考查对景观图的判断能力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1)沉积 冲积平原 河流中下游
(2)断层 地下水 石油
(3)种植业 C
快乐时光
一生的愿望
一位女士因违反交通规则被送到法庭受审。这位女士向法官解释,她是个教师,急着去上课,因此请求立即放她走。
法官听了十分高兴地说:“夫人,今天我终于能够实现在我内心埋藏了一生的愿望。多年来,我一直在等待一位教师来到我的法庭。现在,请你坐到桌前,把‘我闯了红灯’这句话写500遍。”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使黄土高原成为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思路解析:此题注意分清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黄土高原是风力的堆积地貌;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则是因为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加之黄土本身疏松,地表缺乏植被覆盖。
答案:C
2.读图4-3-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4-3-3
A.在河段A,河谷横剖面呈“V”形
B.在B处往往形成河漫滩平原
C.在河段C,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D.在河段C,流水侵蚀主要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
思路解析:在河流的不同位置,由于受到的流水作用不同,形成不同的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A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河流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河谷多呈槽形;B位于山口位置,往往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C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段,地处山区,河流流速快,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并且形成“V”字形河谷。
答案:D
3.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思路解析: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答案:C
4.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其主要形状可能是( )
A.规则的圆形 B.规则的多边形
C.组团状 D.马鞍状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河流地区的城市其形态主要以组团状和网状为主;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主要以规则的多边形为主;山谷地区的城市形态主要以长条状为主,如我国的兰州。
答案:C
5.以下关于河流对城市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全部都位于冲积平原地区
B.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濒海、濒湖和沿河的平原地带
C.在热带地区,城市大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
D.山区城市一般都位于山腰地带
思路解析:在热带地区,由于冲积平原不易散热,天气闷热,对居住很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在山区多倾向于沿河谷地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而冲积平原具有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便捷的运输条件等优势,为大城市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答案:B
6.冲积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分布地区,其原因是( )
①水资源丰富 ②土壤肥沃 ③便捷的内河航运 ④河网密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冲积平原上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内河航运便捷,河网密布,适宜聚落的发展,成为最为密集的聚落分布区。
答案:D
7.汾河谷地多城市分布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对外联系方便,人口集中 ②城市临汾河分布,便于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 ③汾河谷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便于发展工业生产 ④处于低纬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便于人类繁衍生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思路解析:汾河谷地较山区而言,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适宜聚落的发展,人口集中,城市多沿汾河谷地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答案:A
8.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平坦之地,是因为( )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 ③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思路解析:古代乡村聚落的分布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优越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便利的交通,都是选择聚落地的考虑条件,但本题的关键是“高亢平坦”的字眼,显然是从地形上考虑的,故③④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B
9.读图4-3-4比较北半球某河源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三地与甲、乙、丙、丁四幅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4-3-4
(1)写出A、B、C、D四地与河床剖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源头的补给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
(3)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全程,上、中、下游河段河流的侵蚀、堆积作用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河段的河床剖面形态。大河的上游河段为山区,河流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床剖面呈“V”形,越往下游河面越宽,中游河段以右岸侵蚀、左岸堆积为主,河口处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
答案:(1)丙 丁 乙 甲
(2)冰雪融水
(3)侵蚀 搬运 堆积
(4)左岸。北半球河流的右岸以侵蚀冲刷作用为主,左岸为堆积作用,泥沙在此堆积,最终冲积岛与左岸相连。
10.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示意图”(图435),完成下列问题。

图4-3-5
(1)写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一些人得以从事非农业活动。
思路解析:河流及其堆积地貌对城市聚落的区位影响很大,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大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冲积扇及河口三角洲上。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利于交通,便于建筑及城市平面设置,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答案:(1)尼罗河谷地 南欧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印度河谷地 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美洲
(2)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剩余产品
11.读图4-3-6,完成下列问题。

图4-3-6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的力作用形成的。
(3)如果乙地貌位于北半球,则a、b两处易于淤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乙是流水堆积地貌
B.甲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
C.甲地貌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思路解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河流冲刷南岸,淤积北岸。甲地貌是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乙地貌是流水堆积地貌,多分布在河口处。
答案:(1)沙丘 三角洲
(2)外
(3)a 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偏,导致b处容易侵蚀,a处容易淤积
(4)C
12.读图4-3-7,完成下列问题。

图4-3-7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B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C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作用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______________深,______________大,多____ __________,水能资源______________;C处河段特征:______________,泥沙______________,江面宽广,利于______________(交通)。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思路解析:在河流的上游(A处)以侵蚀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中游(B处)以搬运作用为主;在河流的下游(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由此即可顺利解答其他各题。
答案:(1)乙 流水侵蚀下切 丙 流水侧蚀作用加强侵蚀拓宽 甲 流水沉积
(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流速慢 沉积 航行
(3)C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