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

《第9车厢》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在线学习 | 小学六年级作文 | 阅读人次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

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

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

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

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

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

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

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

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

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

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

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 朝第1车厢

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

“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

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

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来源:学+科+网Z+X+X+K]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来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解析】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结构上为发表讽刺小品,引起读者回信,我拜访写信人,引出第9车厢的故事做铺垫,让故事显得真实;两件事同样发生,现象就具有普遍性。

【高考考点】作品结构的分析

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

【解析】注意故事情节和文中“两句话”“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等词句的暗示。

【高考考点】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感。

【解析】文章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第三人称,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

【高考考点】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 描写。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月光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解析】环境、场面描写:①交代人物活动背景;②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节令)、地点;③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渲染气氛;⑤衬托人物性格、心境,刻画人物形象。⑥自然环境可以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⑦深化作品主题。

【高考考点】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解析】分析故事中的各个情节给人的启迪。答题步骤:(1)亮明观点;(2)结合文章论述,用文章中的事例句子论证观点;(3)用三两句自己的话证明一下观点。(自己的话不要太多,喧宾夺主)

【高考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