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巩固检测试题

来源:政治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 阅读人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10•蚌埠二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2. (2011•启东中学高三第一次检测)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

A. 强调“大一统”

B. 主张顺应自然

C. 推崇法的作用

D. 相信天人感应

3.(2010•南京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4.(2010•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考试)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

A. 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 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 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 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5. (2010•无锡高三调研)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2011•滨海中学期中考试)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 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 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 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

7.(2010•宜兴第一中学高三摸底考试)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

A. 主张“以德服人” B. 主张“性恶论”

C. 主张“施仁政于民” D. 主张“性善论”

8. (2010•兴化模拟)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A. 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 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 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 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9. (2010•南通高三模拟)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A.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 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10. (2010•桐城中学高三调研)“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 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11.(2010•天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

A. “大一统”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三纲五常”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12. (2011•滨海中学期中考试)《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13. (2010•南师大附中学情分析样题)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

A. 光大儒家 B. 恢复礼乐秩序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建立教育体系

14. (2010•安徽高考模拟试卷改编)西汉时,一大夫随武帝外出打猎,武帝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之情,虽然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 B.“以仁入法”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

15. (2010•南师大附中学情分析样题)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的武器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2010•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材料二 西汉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混乱,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栽什二三”的境地。西汉统治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出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来了一个大转变……

材料三 ……到西汉中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急功近利,一反其先辈“清静无为”的方针,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外事四事,内兴功利”。在这样的形势下,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的董仲舒新儒学便应运而生,而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家的这些原则”是哪些原则?(4分)为什么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治法律思想”?(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建立新儒学的?(4分)

(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统治思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分)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010•宜兴高三模拟)甲、乙、丙、丁是四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考生,甲是唐朝人,乙是南宋人,丙是北宋人,丁是明朝人,你能判断他们中哪个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只需要看“四书五经”的内容吗(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2010•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改编)宋代哪位大儒,主张“真正做学问的功夫,是要明本心,识大体;抓住学问的血脉,直达圣贤的仁心。绝不可咬文嚼字,埋首于支离的注疏。能够这样,我与圣人同心,六经反而成为我的注脚了。”(  )

A. 王阳明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程颢

3. (2011•滨海中学期中考试)《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程朱理学 D. 明清君主批判思想

4.(2010•蚌埠二中模拟)明末清初黄宗羲指出:历代赋税制度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史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试问“黄宗羲定律”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 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D. 封建儒家正统思想

5. (2010•吴县中学高三模拟)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 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6. (2010•华师大二附中高三模拟)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7. (2011•济南第一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

A. 道家思想的影响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法家思想的影响 D. 墨家思想的影响

8. (2010•宜兴汇文中学高三模拟)明清之际产生的民主思想还处于启蒙状态,被称作早期启蒙思想,表现在(  )

A.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B. 反对专制愚昧、倡导经世致用

C.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 (2011•济南第一中学高三阶段性测试)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两千年来皇帝皆盗贼。”唐甄这种政治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 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个性自由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④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被推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2010•阜阳高三模拟)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

④敬畏天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2011•永春一中)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 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2. (2010•佛山一中期中考试)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此话意在(  )

A. 抨击理学对人的摧残

B. 强调“理”大于“法”

C. 赞扬理学的积极作用

D.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13. (2010•宜兴四校联考试题)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  )

A. 花木兰替父从军 B. 梁祝化蝶相随

C. 自由恋爱 D. 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

14. (2010•广州模拟)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 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15. (2010•临沂高二期中)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选项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 (改编题)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3分)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10分)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6. A 【解析】历代君主中有一些并不推崇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例如秦朝,西汉初期等。

7. 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其含义是说,君主治理好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B项错误。C、D两项都是孟子的思想主张。

8. B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法律的执行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和干扰。

9. C 【解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自《论语》,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出自《道德经》,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出自《韩非子》,强调改革变法,不能照搬古代的一套,墨守常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出自《墨子》,反映的是墨家的“兼爱”思想。

10. D 【解析】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阴阳家和法家思想而形成,故D项错误。

11. C 【解析】“三纲五常”的观念被统治者用来维系专制统治,是对人的自然欲求的一种扼杀,对人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形成了我们民族性格中的诸多阴暗面。

12. C 【解析】虽然日蚀、彗星与诸吕作乱、七国叛逆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事实,不能说是荒诞不经。

13. C 【解析】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14. B 【解析】主要提取董仲舒话语的信息,首先是说大夫有恻隐之心,之后由于放了小鹿而减轻处罚。

15. B 【解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创立,当时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后来发展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启蒙思想则是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16.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可归纳出“法家的这些原则”的内容;结合法家思想的内容和秦朝的阶段特征分析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的原因。第(2)问,面对西汉初年的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了无为而治的政策。第(3)问,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三教合一的产物。第(4)问,从时代背景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等方面作答。

【答案】(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4分)因为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2)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4分)

(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学说来改造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4分)

(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巩固、维护统治的需要。(4分)

第2课时

1. D 【解析】南宋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2. C 【解析】从材料可知是心学的思想,时间又限定为宋朝,所以不可能是王阳明,陆九渊是南宋著名思想家。

3. C 【解析】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寡妇再嫁。

4. A 【解析】由于土地私有,地主剥削农民,封建地主阶级的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缓和矛盾,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赋税是维护统治的必要手段。

5. A 【解析】从“天下非一姓之私”可以看出王夫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

6. D

7. B 【解析】由材料“仁”“孝”可知是儒家思想。

8. B 【解析】本题所说的启蒙思想指的是和前面宋明理学相比,明清之际的思想比较活跃,儒学从维护君主专制变成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对当时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9. A 【解析】明末清初时,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挑战,但并没有被推翻。

10. A 【解析】本题关键在“积极作用”上,④明显不属于。

11. D 【解析】西周实行宗法制,战国百家争鸣,罢黜百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而非民主政治。

12. A 【解析】人死于刑法,人们同情,而死于理,则无人可怜,突出反映了戴震认为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13. D

14. C 【解析】根本原因必须从经济角度去考虑,联系当时的时代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直坚持重农抑商,并未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15. C 【解析】“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出自于王阳明的《大学问》;“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出自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原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出自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则出自于顾炎武的《日知录》。

16. 【答案】(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3分)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3分)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2分)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2分)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3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3分)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1分)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