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外阅读

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来源:中考 | 初一政治 | 阅读人次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前。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而在此时期所发掘出来的头盖骨却在1941年时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团。现存唯一真标本是1966年从顶部堆积层发现的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模型。

“北京人”第一头盖骨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发现解决了“爪哇人”发现后关于猿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确认猿人代表了人类进化中的重要阶段,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己的由来和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从1929年起,“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由裴文中负责。12月2日,下午4点多钟,已经日落西山;北风习习吹来,使人感觉寒冷。但为了在本年工作结束前能多找到一些化石,仍然在紧张地工作着。由于工作面小,运土的办法是最原始的,用绳子一筐一筐地拉上来,然后再用人工一筐一筐地抬出洞外。据技术指导王存义说:因为天气寒冷,又接近收工的时候,周围是静悄悄的,突然,裴文中大声叫起来:“这是什么?是人头!”

话音刚落,发掘的几个人就围拢来伸头向下观望,因为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东西。有人提议,立即把它挖出来,但也有人反对,认为天色已晚,最好等明天再挖,免得弄坏,它已在里面呆了几十万年,哪里还在乎十几个小时呢?裴文中考虑再三,生怕出现意外,最后决定当天晚上就把它挖出来。头骨化石,一半埋在松土中,一半埋在硬土中,把周围的土掏空,裴文中用撬棍轻轻地把它撬下来,头骨的一部分虽然由于些微震动而破裂开来,不免使他心中后悔,可是他也借这个机会看到头骨的厚度和脑面构造,又多少有了一点安慰。其实它有点破裂,并未使后来的研究受到任何影响,黏接后很完整。

裴文中在12月6日把头盖骨送到北平。头盖骨挖出来很潮湿,一碰就碎,在他送往北平之前还得进行处理。裴文中、王存义、乔德瑞三人,日以继夜地生上火盆烘烤它,干了之后,又用水糊上几层棉纸,厚厚的,又糊上石膏加麻袋片,然后再放在火盆旁边烤。裴文中看见外面的石膏既干又坚固了,就把它裹在行李中──用他的两床旧棉被先包起来,外面再用褥子毯子与普通行李一样捆好。

“北京人”头盖骨相当完整,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既具有人的性质,又保留了古猿的特征。他头骨构造像人,尽管是8~9岁的幼年男性,脑量却已有915毫升,远超过所有古猿和近代大猿的脑量。但他也有与现代人不同的特点,头骨像馒头形,而不像现代人近似球形,眉脊粗壮,像屋檐凸出于眼眶的上方,前额低平,头骨壁比现代人厚一倍。这些都与其祖先古猿相近。

发掘出的“北京人”化石起初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但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的机构,悬挂星条旗,侵华日军铁蹄一时不敢踏入。这时,“北京人”化石在这个“保险箱”里还安然无恙。到了1941年,日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军抢走,协和医院与重庆政府协商后,决定把化石送到美国暂时保管。

“头盖骨”转移行动按计划开始,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护卫,乘北平到秦皇岛的专列到达秦皇岛港,在那里登“哈德逊总统号”轮船,预定12月8日抵秦皇岛。8日上午,列车抵达秦皇岛。此时,日本对珍珠港的空袭已经开始,随即,驻在秦皇岛山海关一带的日军突然袭击美军,美海军陆战队的列车和军事人员都成了日军的俘虏,包括“北京人”在内的物资和行李当然成为日军的战利品,从此不见踪影。留下了一桩至今难解的历史悬案。
------分隔线----------------------------
分享到:
------分隔线----------------------------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